第89章 被人威胁 求殿下救救臣的妻主
按慕青所说, 昨日皇上身体好转,太女才被调去城外巡查粮仓。结果二皇女半夜直闯内宫,声称皇上驾崩, 并持一纸圣旨, 称乃先帝亲笔, 命她为储君。
此事疑点颇多, 只要稍加引导,民间自会有风言风语。
二皇女和宁王两人沆瀣一气, 为一己私利官商勾结, 盘剥民脂民膏, 鱼肉百姓。若让这种人坐稳龙椅, 百姓还能剩几天好日子?
上有国恨,下有家仇,柳忆安暗下决心, 决不能让二皇女奸计得逞。
和陆映川从密道出来后,她让陆映川先行去城外将一切告知太女,自己则留在城内,想办法将二皇女的所作所为揭露在百姓面前。
京城的几个主要路口已被二皇女的手下把守, 柳忆安思索片刻, 将身上的玄衣撕烂, 用墙灰将脸抹脏,从街角捡起一个没人要的破篮子, 扮作跛脚的乞丐, 一瘸一拐地沿着墙根走远。
柳忆安原本想回家找些纸笔, 但王公贵族住的街道到处可见巡逻的士兵。无奈之下,只好到平民百姓聚集的地方找机会。
突然,从某个拐角处传来一群人起哄的声音。柳忆安走进一看, 那里是一间不大的酒馆,今天街上许多店铺没开门,大家能去的地方不多,便都聚在此处交头接耳。
“你们听说了没,皇上今日突然病重,是发现了皇后同侍女勾搭到了一起被气的。”
“去去去,这也太离谱了,傻子才信。”
“你不懂,越离谱的才越可能是事实。”
柳忆安跨进酒馆,坐到那群人一旁的空座上,从怀里掏出一些碎银。
“小二,打二两好酒来。”
点完酒,柳忆安有意无意地加入到了身边人的对话中。
“我有亲戚在宫里当差,她说的版本可和你们说的不一样。”
旁边那人瞅了柳忆安一眼,发现她衣衫褴褛,灰头土脸,不屑一顾地挥了挥手,笑道:“我还当是什么人呢,如今怎么一个小乞丐都敢说认识宫里当差的人了?”
“这位女君,您别瞧不起人啊,不然你先听听我的版本,然后去别处问问,看看咱们两人谁说得对?”
其余看热闹的人纷纷给柳忆安让出位置,起哄道:“快讲快讲”。
柳忆安将衣服下摆一掀,气定神闲道:“二皇女昨夜弑母夺权,伪造圣旨。消息之所以还没传到宫外,是因为她名不正言不顺,上天不降天命,故而迟迟不敢昭告天下。”
话毕,四下顿时一静。
过了许久,才有人敢发话:“这,这是真的假的,你莫不是在胡说八道吧?”
“你们要是有能耐,托人去问问便知道了。二皇女要是可堪大任算了,问题是她并非天命所在,若真就如此坐上那宝座,上天可是要降怒于大裕啊!”
一圈人面面相觑,有人弱弱开口:“我觉得这位小姐妹应不会拿江山社稷来开玩笑。”
柳忆安点点头,“唉,若真是二皇女上位,我看大裕的气数也就到此为止了,所以今日才将所有的银子拿来喝酒。再不喝,恐怕就没什么机会了。”
说完,她一把端起面前的酒碗,大口大口地喝下。
“唉,这么好的酒,也不知还能喝上几日。”
看那些人一脸将信将疑,柳忆安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,擦了擦嘴巴准备离开。
就在这时,一人驾马在街上疾驰而过,扔下一把又一把的纸劄。
柳忆安随手抓住一张,只见上面写着:二皇女元灼华,逆乱礼法,弑母夺权,伪诏称储,强登大统,天理不容。
柳忆安忽就笑了,宁王下手比她想得还要快。
这纸上的笔墨一看就有些时日了,看来宁王早就备好了这一手。元灼华和宁王表面合作,其实各自暗藏鬼胎,笑脸背后都藏了刀子。
元灼华自以为已经成功,迫不及待地过河拆桥。而宁王,想来一开始打的就是坐收渔翁之利的算盘,她怂恿元灼华弑母杀姐,然后再用一纸缴文将其从皇座上落下。
场面已经乱作一团,柳忆安决定将水搅得再浑一些。
她又陆续跑了几个地方,将缴文上的事又添油加醋地说与人听。二皇女的手下此时正满京城地捉人,正好将她抓个正着。
柳忆安见到有一队人马向自己驰来,立刻撒腿往小巷子里跑。可两条腿的人跑得再快也快不过四条腿的马,尽管柳忆安想尽办法阻拦,可依然被追了上来。
“殿下有令!杀!”
为首的那人高举着刀,朝着柳忆安劈头盖脸地砍下。
“嘭!”
就在这时,一把长剑横空而至,生生挡住了那一刀。
一个脸戴面具,身着玄衣的男子从天而降,将柳忆安护在身后,几下便将追兵手中的横刀击飞。
“跟我走!”
那人一把抱起柳忆安,转身跃上一旁酒楼的屋檐。
身后为首的追兵高喊:“射箭!”
柳忆安回过头,见箭雨密密麻麻地向两人袭来。好在这名男子身影矫健,跨过屋顶后跳到另一侧的巷子中,躲开了所有暗箭。
“方轻尘?”她刚才就听出了来人的声音,直到这时才来得及开口问询。
男人点点头,“是我。”
“你怎么在这时回京了?”
“我是来带太女入京的。城门紧锁,只能走顺朝过去留下的密道。”
柳忆安听到关键,“太女已经入京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