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弱者来说,教国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。
神明本身就巡回于街上,基本上不会存在像是在诺亚都很普遍的,「发生于阴暗小巷中的故事」。
但反过来说……教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个人能力的地方。
如果能力出众的话,就会被多个教派前来争取。
但如果什么都不会,那么就连作为棋子的可能性都没有……
在教国,有一批人被称为「牧民」。
他们是整个教国的最底层。
众所周知,教国建造在通天之塔上——如同菌菇、又像是巨伞般的螺旋大地,支持着天际线上的教国能够存续。
然而,结界并非只笼罩了上面的部分。而是连下面也一并保护着。
这些无法抵达教国上层的,就是所谓的「下层民」。
教国的浮空岛土地非常紧张、甚至已经有了类似现代都市的高楼大厦,以及像是酒店房间般的公寓房。
基本上,完全不可能用宝贵的浮空岛上的土地,用来种植或是畜牧。
那么所谓的「教国特产的牛肉」是从哪来的呢?
——就是在浮空岛的下面。
教国有着相当程度的社会福利,以及安定的生存环境。
但与之相应的就是相当快节奏的生活,和对个体素质的高要求。
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人,不会被教国所接纳。
当买不起房子、交不起房租、或是没有朋友亲戚愿意接纳自己之后,就会被赶下教国——
教国是不允许存在乞丐与地下帮派的。
而「教会补助」是独立于工资之外的个人补助金,它取决于为整体的教国创造了多少价值……
换言之,没有工作的人是领不到一分钱的。
没有住所的人,就会自动失去在教国的公民身份;而没有工作的人就不会有社会福利。
没有工作、没有才能、甚至连朋友都没有的人,就不能算教国人了。
当然,他们不会被剥夺个人财产……以他们所掌握的技术水平,在其他地方也能过上受人尊敬的日子。
或是单纯的从教国购置一批先进物品,在其他国家变卖,同样也能卖出不少的钱。
起码在诺亚或是联合王国过上一般富翁的生活,或者进入地下探险、也都是完全没问题的。
教国科技对于外界来说,已经不是领先几十年这么简单了。
掘者那边所能提供的「最好的」装备,也是从教国那里进口的。
——但他们曾经在先进而宁静的教国生存过,就一个个变得眼高于顶,看不起其他「落后无比」的国家。
第779章 噩梦:切莫言真
是的……
他们不愿意在那种肮脏、粗俗、危险的环境生存,可已经被教国的社会淘汰、抛弃,又无法回到天上去。
于是下层民们就只能在教国附近扎起一个又一个的帐篷,养着牛羊、种着大麦。
在把牛羊卖给「天上的」或者「地下的」的商人时,用换来的钱,从他们手中买点外国的特产、教国的先进产物,以此继续挣扎着过「教国人」的生活。
许多前往教国的凛冬人,要么是在上层当佣兵、给一个又一个的势力卖命;
要么就是去下层养牛放羊。
当然,他们中不少人宁可在教国放羊,也不愿意在凛冬等死——
至少放羊的日子虽然过的穷苦点,但起码不会冻死、饿死。
而以凛冬人的平均智商与朴素原始的价值观,在联合王国与地下世界那种勾心斗角的地方,更是容易被算计到死。
基本来说,他们所能找到的最近、最安全、最友好的工作,就是在诺亚的港头或是工地找点活干。
当然,这是现在。
若是以前,诺亚还和凛冬有外贸交易的时候,凛冬这边倒是要富裕不少……就比如说冻水港。
这个港口,曾经是属于凛冬的登陆港、同时也是外贸港。
后来凛冬大结界收缩,它虽然处于诺亚的大结界内,但依然在名义上属于凛冬。
这也是为啥凛冬人明明有霜兽这种防卫战利器,却依然没法夺回冻水港;
同时也是诺亚人并没有在冻水港驻扎军队的原因。
因为霜兽没法过海,超凡者出不了大结界,老祖母的教士也仅擅长防守战。
所以冻水港很快就被凛冬人放弃了。
但是,如果能与有着丰富木材、矿产、食物资源的诺亚重新恢复通商。